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说明他的猜测是正确的。
就算被迫撤离,他也是仔细研究过的,最佳的路线、途中宣军最易设伏的地点,宣军可以设伏,他也可以。
“康原将军到哪儿了?”宛奇问身边的副将。
康原是临春的守将,临春是距两国边境最近的城池,在所有西夜军准备西行回国之时,他却在前天接到了元帅的军令,命他逆向而行,接应从云暮城撤离的大军。
“回元帅,昨日中午康将军已率军赶到指定地点隐藏了起来。”
拂晓时分,奉命在途中设伏的宣军连夜急行军,终于赶到了乌荼泊附近。
乌荼泊曾经是一个湖泊,后来环境变化,河水改道,乌荼泊干涸,只剩下了这个名字,是西夜军回国的最经之地,也是最适合设伏的地点。
宣军虽有斥候提前探路,但军情紧急,行事到底有些仓促,斥候未能发现附近山谷中的异状,结果这两万人刚到了不足两刻钟,尚未埋伏完毕,就遭遇了突然袭击。
想要伏击的军队反被伏击,西夜军早已等在此处,以逸待劳,刚刚急行军几十里的宣军自然处在了劣势。
等宛奇率大军撤到此处时,战斗已进入尾声,宣军损失惨重,大军一到,他们连撤离的机会都没有。
一直在宛奇身后紧追不舍的宣军,眼见友军陷入困境,非但前后夹击的设想无法实现,还有全军覆没的趋势。
领兵的将领无力救人,当机立断选择了撤退,保住了手下仅剩的七千余人。
而乌荼泊内的军队退无可退,只能在绝望中奋力拼杀,最终全军覆没。
凭借着人数优势,西夜军成功突破了宣军的防线,继续向边境进发。
回望身后的血腥战场,宛奇被迫撤退的郁气总算是消解了一二:他撤退是因为国君的命令,而不是打不过宣军!
云暮城外的营地中,蓝敏仪紧皱着眉头,看似正盯着面前的公文,但仔细看眼神,她的心思显然并没有放在公文上。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