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韵。



炉身盘口微微外张,束颈简洁硬朗,内膛洁净如新,其素雅的毛膛见证着它镌刻时的高超工艺。扁腹圆润,向两侧伸出的朝冠耳如权杖之柄,隐约透出皇室的尊贵气息。

在炉身中央,一片精心抛光区域内镌刻着珍珠地纹,华丽而不过分张扬,配以流畅写就的阿拉伯文,更为这件器物增添一种异域魅力,文字边缘的细腻雕刻宛若月辉洒落中庭。

炉下四蹄足厚实端正,纹饰细腻,稳稳支撑整个器物的重量,脚跟之内刻印的“正德年制”阳文篆书款字迹清晰,古朴庄重,仿佛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皇家荣光。

香瓶的造型更显优美,撇口束颈的设计犹如鹅颈般优雅修长,令人不觉联想到江南烟雨,两侧如意耳如天工玉雕,翘角流云般自然柔和,曲线中透露着艺术的灵动。



瓶身垂腹饱满,纹理清晰,一对如意形状的开光雕饰分列两旁,其中珍珠地镂刻平滑精细,每一颗珍珠都犹如跃然纸上的诗句,灵动而工整。

同时,瓶身上的阿拉伯文用匠心独运勾勒而成,曲线优美,散发着一种悠远的文化气息。瓶底圈足微微抬起,使香瓶始终保持完美稳固,无论怎么摆放,都能呈现一种庄严与和谐并存的视觉效果。

盒则为圆角方形,比起炉与瓶更显简约但不失精巧,整体线条流畅利落,形制对称平衡。盖面镶嵌着开光装饰,其珍珠地与阿拉伯文纹饰相互辉映,层次分明,镌刻线条掠过手指时仿佛还能感受到古时工匠温热的掌心。



上下子母口的咬合设计精致考究,完美的吻合见证了当时铸造技艺的臻于至善。盒内外皆被仔细磨光,光滑程度甚至可以映出人影,经过数百年的岁月洗礼,却仍显现出如初的枣红皮色,看似古朴却又华丽异常。

三件香具整体以明代黄铜铸就,每件器物的质地都极其细腻致密,触手微凉却沉实如雕刻了一整块星空,其重量令人一拿到手中便不忍释手。

皮色鲜亮,覆上一层宛若融金般的光泽,灿灿然作枣红皮,每一次摩挲之处焕发出的明黄铜光犹如朝阳初升时的霞彩,隐隐透着消逝时光的静谧。

炉、瓶、盒三件器物之间不仅在色泽上高度统一,就连雕刻细节的风格也浑然契合,仿佛它们天生就在命运轮回里注定成套。纵使经历了数百年历史的风吹霜打,它们依旧完好如初,犹如一曲旷世之琴余音绕梁至今。

一眼望去,这一套明正德阿拉伯文炉瓶盒三事,显然比叶辉那套更夺人眼球。这套器物不仅仅是稀有的形制为方器,更是整个明清香设铜具领域中一颗难觅的璀璨珍珠,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明代宫廷典雅气派,让人难以移开目光。

三器浑然一体又相得益彰,流传至今竟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,足以证明其当年在工艺制作上的苛刻要求与细致程度,可称得上是明正德时期宫廷香具的不朽之作。

“呦,这物件着实不错啊,”边飞军瞪大了眼睛,凑近了些,伸手慢吞吞地指向盒中那套耀眼的黄铜器物,语气中带着一抹藏不住的惊叹。

“小子,就看着这色泽,啧啧,鲜亮的枣红皮色!这叫‘正德红’!摆在眼前的可是地道的明代官作铜器的经典代表呀!这颜色都不用额外打光,已经亮到像是天边朝霞洒下的光辉,那包浆,温润得仿佛有灵性,一看就知道这是历经数百年的好东西,时间都舍不得毁了它。看看它表面这些散发着暖意的黄铜光,就跟霞光铺满湖面似的,啧啧啧,真有迷人的味道!”

边飞军说到这里,忍不住用手遥空比划了两下,像是生怕弄脏了它一般,而后回头又看了陈阳一眼,脸上满带着友好的戏谑,“小陈,这可是托了耿老厚德的福,你小子简直是一步踩进金窝了!”

宋开元此时也忍俊不禁笑出了声,“你小子这次啊,真的是走了狗屎运了!还记得上次你羡慕叶辉那套东西羡慕得牙痒痒的样子吗?现在这东西直接在你面前,比叶辉那套可精致多了。”

他边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